close

  (開滿鮮花的農家小院)
  (路邊田間的彩雕座椅)
  (藝術創意的水籠頭)
  (用豬舍改造的土溝農村文化學堂)
  (小朋友們用舊衣服扎起稻草人)
  編者按:說起社區,我們一般會想到我們居住的小區。而在臺灣,社區往往在農村。雖然地理概念稍有不同,但是都有著看似平常卻讓人心靈為之一顫的感動。臺灣社區營造始於20年前,被當地專家稱為臺灣展開的一場最基層、最普及、最溫和,但影響卻難以估計的社會運動。它的作用在於一點一滴喚醒人們對土地、對家鄉的感情,拉近了鄰裡間的關係,是一個由下而上、浩大綿久的家園再造工程。應臺灣中央通訊社邀請,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的組織下,紅網記者參加了臺灣社區營造採訪團,於2013年11月下旬走訪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臺灣社區。
  紅網特派記者 馮鈞 臺灣報道
  
  一聽名字就覺得“土”——土溝村。
  不過,這個位於臺南縣後壁鄉的小村真沒有想象中那麼土。這裡有臺灣首座農村美術館,連田間水渠上都修建了彩雕座椅,普通的水籠頭也被飾以各種造型,一群來織夢的大學生將這裡打扮得很有藝術氣質。數年間,土溝村從灰頭土臉的小山村,蝶變成一位美麗村姑。
  在由豬舍改造而成的土溝農村文化學堂,還留有排水溝和空氣中瀰漫的淡淡的豬糞味,田園野趣有限公司執行長魏婉如,這位早期來到土溝的臺南藝術大學的碩士生向採訪團講述著土溝的巨變。
  土溝村有著與其他農村相同的窘境,青年人大多背景離鄉去城市打拼。留守的村民從事著單一的耕種,村容髒亂。土溝也很窮,“1斤稻米比1瓶礦泉水還便宜”。
  魏婉如學的是生態,家鄉在新竹。畢業的時候,老師要求她來土溝做調查,她與土溝村有了第一次接觸。她一直在思考:“我在學校學這些東西到底能做什麼?”通過對土溝的幾次調查,她打定主意,要在土溝這個地方做點事情,改變這裡的面貌。
  “勇氣真的可以帶來改變。”她說。她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剋服語言障礙。“剛來的時候,誰都不知道該怎樣社區營造。”魏婉如和許多創業者一樣,最開始手足無措。
  於是,她和同伴決定動員村民從最髒的地方——水溝開始進行清理改造。然而,事情並不順利。村民們一句“神經病”,把她和其他同伴孤零零留在動員現場。
  他們還著手挖掘土溝的文化內涵,發掘了象徵土溝精神的水牛和牛車。
  通過耐心地做村裡人的工作,剋服大家的不解,魏婉如和同伴們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她還招來眾多的同伴,請來藝術家,對村莊進行藝術化改造。
  “藝術走進這裡之後,對我們來講,藝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藝術。”魏婉如和她的同伴已經將自己的夢想完全融入到土溝的改造之中。
  幾年的改造,土溝慢慢變了模樣:曾經的豬舍被修葺一新,成了居民們學習、活動的場所;八十多歲的老奶奶拿起畫筆,成了村裡的畫家,在家裡辦起了畫展;小朋友們用舊衣服扎起稻草人,點綴著美麗的田野;彩雕座椅被安放在街頭和田間,供人們小憩;廢棄的木料成了木雕作品;農家院里,響起了動聽的歌聲。
  藝術讓土溝開始發光,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有了觀光的內涵。在土溝村,採訪團遇到了來游覽的一隊家庭團,父母帶著孩子在導游的帶領下辨識著土溝村花園裡形態各異的花朵。街邊的農村美術館也成為土溝最有特色的藝術標簽。
  “當初我們這些年輕人做美術館也沒有想過要去賺錢。但是我們只知道一定要去做。”魏婉如說。
  一定要去做,成就了土溝的藝術蝶變。  (原標題:【臺灣社區營造】土溝的藝術蝶變(組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05coddz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